
MWC2025,浩鯨科技受邀參加現場系列圓桌對話,浩鯨科技(國際)首席營銷官曹振中、浩鯨科技(中國)CTO鐘健松分別針對AI對電信行業產生的影響及趨勢發表見解。
浩鯨科技(國際)首席營銷官曹振中參加大會“數字企業 揚帆出海”圓桌論壇時表示,浩鯨科技自20年前開始國際化進程,從OCS起步,逐步擴展到BSS、OSS和大數據領域。2018年公司新品牌更名、注入新技術血液,更加速了其國際化的步伐。如今,浩鯨科技產品和服務被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廣泛采用,包括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家主流運營商,并與Orange集團等全球頭部運營商建立了深度合作。

面對AI浪潮給數字企業出海帶來的新機遇,曹振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市場空間毋庸置疑,但如何應用,找到定位至關重要。當前通用大模型如火如荼,但浩鯨科技認為AI應用的關鍵在于本地化行業模型的構建,特別是電信行業中,將AI深度融合行業數據、企業流程與業務需求,打造具有電信行業基因的本地模型,這正是浩鯨科技的核心優勢所在。
浩鯨科技具備業界最全的電信BSS/OSS產品,在此基礎上構建開放平臺,打造行業業務建模和數據開放的能力,并構建AI-Ready Data的基礎。同時浩鯨科技強調AI-Ready Data對于AI項目成功的重要性,因此在企業級AI平臺中,浩鯨科技提供Enterprise Domain Context,從數據質量、數據治理和元數據管理三方面支撐實現AI應用場景與企業數據的深度融合與快速接入。

面對海外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局面,如電信運營商對存量創新的需求、AI技術的重要性以及金融行業的升級窗口期等,浩鯨科技將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品GTM策略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化活動、關注客戶價值提升等方式來持續建立自身的核心優勢,在全球市場上取得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同時,浩鯨科技(中國)CTO鐘健松受邀參加《21世紀經濟報道》“AI春曉”圓桌對話。在談到今年參展感受時,他指出AI for all,到AIinside,再到AI native的趨勢演進愈發明顯。從最初通過外掛AI功能零散增強系統能力,演進到AI能力平臺化,嵌入產品和系統中,提供更集約更高效的智能支持,再往后,在設計之初就以AI為核心,深度集成,系統依賴AI進行決策與運行,從而顯著提升交互體驗和系統效率。本次展會Google、微軟、浩鯨科技等的產品都在不同程度展現了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Deepseek出圈,如何判斷應用是否會爆發,現有系統是否值得被重構,相應的演進拐點是否已到來,鐘健松表示可以用:S =(R*A/C)公式來判斷,其中R(業務需求)智能化的述求相當旺盛,A(大模型能力)在理解、推理能力的持續增強已能較好地解決現有數字化系統難以突破的瓶頸,再加上C(算力成本和模型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大模型應用爆發拐點即將到來。另一方面,當大模型能力提升跨越臨界值后,基于AI Native的設計思路,重塑現有的數字化系統,從編程實現轉化為知識驅動、從人工編排到智能規劃、從事先設計到動態學習,未來新一代的智能系統以及企業數字化架構將會呈現無系統、知識驅動、超級大腦、智能體群、超級助理、自設計、自處理、自愈、自優化等煥然一新的特點。浩鯨科技目前正在和電信運營商密切合作,積極探索新一代AI Native的企業數字化架構和系統的構建升級,已取得令人振奮的階段成果。
談到AI時代下,如何更好地迎接算力與數據的價值重構,鐘健松表示,新的時代需要創新商業模式,要做到beyond connectivity。不能僅僅只關注帶寬、算力或流量,更應該貼合最終客戶的實際需求,以一體化的服務方案提供增值服務。例如,浩鯨科技與某運營商合作為高校打造了大模型教學科研服務產品,集算力調度、多模納管、高質量數據及配套工具、智能體開發、教學科研應用組件等于一體,廣受好評。超越傳統連接服務形成一體化整合方案,降低應用門檻提高收益。此類方案在金融、政企等領域同樣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算力的提供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競爭,但競爭的關鍵點既在底層的算力基礎設施,也在算力基礎上的一體化方案的提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匹配市場需要。